鳳岡二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方案
來源:
鳳岡二小
日期:2020-03-30 09:03:21
點擊:6342
屬于:校安預案
為堅決打好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防控阻擊戰, 落實細化學校疫情防控應急演練預案, 提高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 強化意識、 優化流程、落實責任, 確保突發事件得到及時有效處置, 有效保障學校師生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學校擬于開學前組織疫情防控應急演練。演練方案如下:
一、 人員分工及主要職責
校長陳光信擔任演練總指揮, 統一調度, 現場指揮, 對重大問題進行決策。 相關演練人員分成六個工作組:
(一) 綜合協調組
1 . 人員組成
組長: 涂德華
成員: 鄒志霞 黃美英 胡智敏
2 . 主要職責
負責現場調度、 秩序維護、 后勤保障、 效果評估等工作; 根據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疾控部門的指導和建議, 確定是否停課以及停課的時間, 班級或年級范圍等; 綜合評估各環節工作, 提出改進意見, 不斷優化應急處置流程。
(二) 疫情監測組
1 . 人員組成
組長: 楊中仁
成員: 胡美華 潘溢花 李琳 吳植英 戶海燕
2 . 主要職責
負責全校師生晨午檢、 教學過程中體溫監測;
(1)疫情發生后, 負責排查患病學生的活動軌跡和接觸對象情況,確定確切接觸者;
(2) 對患病學生情況持續關注, 每天加強疫情防控與巡視, 對其班級及學校其他同學加強后續觀察和情況排查。
(三) 現場處置組
1 . 人員組成
組長: 劉慶華
成員: 李青兒 張貴和 彭貴榮 黃潤平 洪詩情
2 . 主要職責
疫情發生后, 立即組織患病學生隔離和初步診斷救治; 利用校園廣播通知各班學生立即停止室外活動, 回到班級; 確保發熱學生隔離通道和其他師生疏散通道相互獨立, 避免交叉感染。負責對出現疫情癥狀學生經過的通道及該可能接觸過的物品進行應急消毒; 根據有關規定做好相關班級、 衛生間、 公共場所等消毒工作, 并在學生離開隔離觀察室后對留觀室進行消毒。
(四) 宣傳教育組
1 . 人員組成
組長:張國平
成員: 陳小花 邵淑華
2 . 主要職責
負責疫情發生后引導控制輿論, 穩定師生及家長情緒; 對隔離進行醫學觀察學生進行心理疏導, 引導學生不恐慌、 不猜測、 不傳謠,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
(五) 對外聯絡組
1 . 人員組成
組長:吳方華
成員:陳發輝 陳翔
2 . 主要職責
出現疫情后, 及時聯系定點醫院, 并通知學生家長; 按規定向上級教育部門、 疫情防控部門報告情況; 協助上級有關部門做好疫情防控、 調查和環境污染消除工作。
二、 場景設置及處置流程
(一) 每日晨檢演練
1 . 參與晨檢的老師提前到達學校, 進行消毒、 體溫檢測等環節處理, 做好學生晨檢準備。
2 . 學生到達校門處, 按照《疫情防控工作預案》 中規定的各班級入校次序, 在規定通道按一米以上間隔距離有序進入校園。
3. 值班老師對到校學生依次進行手部消毒、 健康情況詢問等,待學生進入指定通道口, 晨檢老師檢測學生體溫, 檢測體溫正常的學生迅速按照指定通道進入教室。
4. 在演練中, 發現一名學生在體溫檢測過程中出現異常, 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二) 課堂教學演練
l . 老師在上課過程中, 發現一同學精神萎靡, 并伴有咳嗽等疑似癥狀, 隨即對該生進行體溫測量, 顯示37. 6° C 。
2 . 班主任立即上報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 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三) 下午放學演練
l . 放學時, 為避免學生和家長大面積群體接觸, 學校分時間段、 分年級、 分班級實行錯峰放學。
2 . 各班級按照規定時間準時放學, 班級間間距為10 米左右。班主任嚴控時間點, 將學生有序送至指定接送點, 確保學生安全。
3 . 在放學過程中, 某班發現一學生出現嘔吐, 體溫測量為37.9° C 。 值班老師立即報告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 迅速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五) 疫情發生后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1 . 報告。 一旦發現疑似病人, 值班老師或班主任立即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 領導小組啟動應急處置流程, 綜合協調、 疫情監測、現場處置、 對外聯絡、 消毒防疫、 宣傳教育各組當班教職工迅速進入崗位, 按照職責分工開展工作。 (疫情監測組)
2 . 隔離。 迅速將患病學生帶到隔離室觀察, 穩定學生情緒后,
再次測量體溫, 并對疫情學生進行初步救治。 患病學生所在班級其他學生停止校內常態活動, 轉移到備用教室, 消毒防疫組對該班教室進行消毒。 (現場處置組、 消毒防疫組)
3 . 送醫。 立即通知學生家長, 由家長自駕接學生去醫院就醫;如果家長不能及時趕到就撥打120 ; 如120 遇突發情況不能及時趕到,迅速調用學校公務車輛將其送往定點醫院發熱門診。 (綜合協調組、對外聯絡組)
4 排查。 排查發熱學生的活動軌跡、 上學所乘交通工具、 入校晨檢或就餐過程周圍人員, 確定密切接觸者; 同時對患病學生所在班級老師及其他同學進行體溫測量、 記錄。 (疫情監測組)
5 . 上報。 如學生被確診為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 及時將感染情況和排查情況上報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 由領導小組第一時間上報區教體局和疾控中心。 (綜合協調組、 對外聯絡組)
6. 消毒。 立即對隔離觀察區、 疫情學生活動區域進行應急消毒處理。 (現場處置組)
7. 評估。 綜合上級教育主管部門及疾控部門的指導和建議, 確定是否停課以及停課的時間、 班級或年級范圍, 并將意見報告學校疫情防控領導小組, 由領導小組最終決策。 (綜合協調組)
8. 善后。 加強校園輿情管理, 引導全校師生不單獨接受采訪或
對外談論, 不拍攝和發布相關視頻,不主觀膛測、 夸大其詞, 不以個人名義向外提供信息, 以上級部門正式發布的信息為準; 積極做好患病學生的家訪工作, 每天知道患病學生的身體狀況, 做好跟蹤觀察做好心理疏導; 對所在班級其他學生也要做好跟蹤, 提高日常體溫監測頻次。 (宣傳教育組、 疫情監測組)
三、 總結反思及改進提高
演練結束后, 綜合協調要梳理演練現場體溫檢測、 發熱學生留觀等待區觀察、 學校應急響應、 疫情處置規范化工作和各部門間的協調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 收集教職工提出的意見建議。 針對問題, 進一步優化流程、 完善預案、 增強配合、 積累經驗, 全面提高學校應急指揮和組織協調能力, 確保開學后疫情防控工作萬無一失!